河南专升本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71|回复: 6

跪问 未录取后档案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2 17: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录取的的话 档案什么时候发回来 发到哪 大概什么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7: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急!
发表于 2009-7-12 17: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省招办现在录取提的档案是电子档,纸质档还在学校呢,专科毕业学生的纸质档已经发到学生所在地区的人事局,专升本的还在学校,领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领走,上本科入学报到的时候再把纸质档存到你所上的学校的教务处档案中心管理。所以说:你去哪里,档案跟到你哪里。
发表于 2009-7-12 17: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录取的话,档案省招办是不提走的,还在你专科毕业的学校,录取结束后学校会统计被录和未录学生的档案,被录取的学生,领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亲自领,未录取学生的档案学校则会打到你所在地区的人事局,到时候你去毕业学校拿一个报到证,然后去你所在地区的人事局签到即可。
发表于 2009-7-12 1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档案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目前出境、计算工龄、工作流动、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以及升学等都需要个人档案,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相当重要。有些毕业生工作几年后忽然发现自己无法按期转正定级、申请职称,在办理养老保险手续时也遇到麻烦,经咨询才知道是因为自己大学毕业时疏忽了档案的存放问题,追悔莫及。 1、什么是人事档案,人事档案中都记载哪些内容?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出发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个人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 2、“弃档”现象有来由   现今,“弃档”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对于人事档案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模糊,档案观念淡薄,自动放弃档案,使档案遭遇冷落;二是一些部门档案管理不规范、用人单位不重视档案等因素,使得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觉得保管档案“没有价值”,认为档案与当前利益没有太多关系,相反个人还要为存档案支付一定的费用,是一种负担;三是很多毕业生为获取就业机会,往往先就业再择业,而繁琐的人事档案调动程序及档案对工作调动的限制,阻碍其择业自由,于是就放弃个人档案或将档案随身携带;四是不少高校毕业生对档案抱有“患得患失”的心态,有时干脆“先保再弃”,在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时先让档案有个“家”,然后就不闻不问,用时再考虑补交费用,如果用不着就不再搭理了。 3、强化档案意识是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以及信息的沟通,尤其是用人观念上的转变,使得过去以单位来确定人们身份,慢慢转向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可,人的身份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从某些方面来说档案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有不断弱化的趋势,但这绝不意味着档案无用。应当指出,弱化的只是档案的形式,即“袋装档案”,而强化的应是档案的资源和信息性质。尤其对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更不应该淡化自己的档案意识。在此提醒广大毕业生,在忙着找工作的同时,应及时把档案转入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保存,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得到保障。 4、本科期间,人事档案包括如下信息:   1、中学信息   2、大学期间在校表现(奖、惩)   3、新生入学登记表   4、军训登记表   5、毕业时体检表   6、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7、成绩大表   8、党员材料(只针对党员)   9、毕业时报到证的下联单 5、工作期间,人事档案包括如下:   员工年度考核资料、审计考察资料、学习培训经历、职务职称资料、创造发明和科研成果鉴定资料、加入党团组织资料、表彰奖励资料、处分资料、录用退工资料、工资待遇资料、健康检查和工伤事故材料等。 6、现今人事档案能发挥哪些作用?   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人事档案可以证实个人的经历、学历、技术职称、社会关系、奖惩等情况。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事档案可以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大量丰富、动态、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内容的文件资料,发挥着凭证、证据和参考的作用,很多关键的个人证明等手续还是绕不开档案这一关。目前计算工龄、工作流动、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以及出国、升学等都没有办法离开档案,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还是相当看重的。因此,广大毕业生一定要“善待”档案。 7、存档方式各有利弊   目前国家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管理办法:   一是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一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是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学生2年后档案转到户籍所在地街道,没有派遣,没有干部身份,从新激活档案需要到当地劳动部门办理招工手续。另外,现在这种情况北京的高校都不采取,也就是说毕业后学生必须将档案转走。   三是把档案转至就业单位或人才中心。这种方式好处在于可以为存档人员随时出具相关各类证明,及盖章,易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每年要承担定额的存档费用。 8、转正定级有什么意义呢?   转正定级手续应是您在我中心办理档案报到手续后满12个月办理。   根据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北京市人事局、教育局关于毕业生派遣就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大中专毕业生到岗后实行一年见习制度,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转正定级,见习期内不允许随意流动。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具备了国家干部身份。 学生做完转正定级手续,人事档案方可在社会上正常进行流动。 9、干部身份的性质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但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想要不失去干部身份,关键是注意干部身份的载体,毕业时候是“报到证”,报到证和档案转到合适的接收单位(有人事接收能力的单位或单位合作的人才服务中心)满一年后,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以后干部身份的转移就等同于人事关系的转移,干部身份的载体就是人事关系、凭该单位开出的人事关系转移介绍信转到下个单位。
发表于 2009-7-12 1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大概都到8月底9月初了,也就是新生开学的那段时间。你也可以打电话先问问学校,核实一下。
匿名  发表于 2011-6-27 14:33:47
回复 信息管理系统 的帖子

你的意思是档案等拿到了通知书自己再回学校提走是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审核友链|Archiver|手机版|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236号|河南专升本网 ( 豫ICP备06015071号 )

GMT+8, 2025-7-9 00:50 , Processed in 0.0480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